交大主页 | 中文 | English |

安全技术及工程

(专业代码:081903 授予工学博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本专业领域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

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广泛的基础理论和系统全面的专门知识,并熟悉各交叉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具有从事研究开发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

3.身心健康。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

“安全技术及工程”是一门运用安全科学原理及方法,研究安全技术、安全理论、安全工程、安全管理等方面问题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学科,是我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以“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培养基地,已在铁路机车安全监控、载运工具人-机-环系统安全设计和测评、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管理等方面完成了大量的国家和企业的项目,取得重要成果。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培养从事安全管理、安全技术研究、安全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1.轨道交通运行安全控制工程

本研究方向以轨道交通安全检测与故障诊断、轨道交通事故生成机理研究等为内容,应用安全系统理论、控制理论与技术、安全工程学、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工程力学与数值分析等先进理论与技术,研究安全模拟与仿真、车辆安全控制技术、基于网络的复杂系统控制、车辆安全运用技术、交通安全设备工程、交通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等。

2.轨道交通安全人机工程

本研究方向运用安全工程学理论、人类功效学理论、实验心理学技术、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先进理论与方法,重点研究人-机-环境系统计算机仿真与模拟、人机界面信息流及认知、交通系统中人员安全规划等。

3.载运工具结构安全与可靠性

本研究方向重点开展材料破坏理论研究、结构抗疲劳和防断裂研究、结构可靠性设计方法研究、铁路桥隧结构安全研究、铁路车辆和城市轻轨车辆结构设计中的强度与可靠性研究等。

4.交通运输安全理论与技术

本方向应用系统论、运筹学、统计学、管理科学、安全科学、交通运输理论与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研究各种运输方式的安全规划、设计、分析、评价、预测、决策、政策,职业安全管理,安全检测、监测、监控与事故诊断,事故再现与模拟,事故救援,事故调查与处理的理论与技术。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培养方式

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或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导师(或指导小组)负责制订博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工作。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可以相互交叉。

2.学习年限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一般为三至五年;直博研究生一般为四至六年。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六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1.课程设置

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大类,学位课又分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非学位课分必选课和任选课。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修满并完成不低于13学分的课程及规定的培养环节,其中学位课程不低于8学分,必修环节不低于5学分。学位课中公共课4学分,包括: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36学时;博士第一外国语,2学分,64学时。

直博、硕博连读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修满并完成不低于38学分的课程及规定的培养环节,其中硕士阶段课程不低于25学分,博士阶段课程不低于13学分。

2.课程学时与学分

专业课每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2学分,每学分对应16学时。课程教学一般安排在第一学期。

课程设置除按上述博士课程要求外,要求完成本专业硕士方案中学位课与任选课的相应要求。

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

进行科学研究与撰写学位论文,是对博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训练、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博士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博士生在学期间一般要用至少2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所包括的环节有:

1.博士资格考试

对硕博连读研究生进行一次进入博士阶段前的学科综合考试,重点考察其是否具备进行创新性研究工作所必须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科研能力。在学科综合考试之前要求必须发表一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

2.开题报告

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应在了解本研究领域国内外的现状、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确定论文题目,要体现学科领域的前沿性和先进性。开题报告时间由博士生导师根据博士生工作进度情况确定,一般应在第二学期末完成,最迟距离申请答辩日期不少于一年。

3.论文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一般应在第四学期进行,各二级学科应组织考查小组(3-5名教授组成),对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等进行全面考查。

4.论文答辩等环节和要求。

在学位论文工作基本完成后,要求进行学位论文预答辩,通过者,方可申请正式答辩。具体要求按照《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的若干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六、其他

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应达到的研究成果要求,按照《北京交通大学对研究生研究成果要求的有关规定》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附课程设置表:
(1)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总学分不低于13分) 
课程性质
课程属性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时间
备注
学位课
8.0
公共课
00000010
第一外国语
64
2.0
 
 
11009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6
2.0
 
 
基础课
11008306
现代数学讲座
32
2.0
 
 
专业基础课
12004317
系统安全工程与管理
32
2.0
 
2.0
12006303
先进控制与仿真分析
32
2.0
 
必修环节
5.0
13006301
前沿讲座
8
2.0
 
 
 
13006302
博士论坛
2
1.0
 
 
13006303
开题报告
 
1.0
 
 
13006304
论文中期检查
 
1.0
 
 
任选课
 
00000011
第二外国语
64
2.0
 
 
附注1
 
补修课程
 
 
 
 
附注2


附注1:一外为非英语专业的要求必修英语二外
附注2:对非本专业入学的博士生,应补学由导师指定的本专业主干硕士课程
备注:公共课及基础课开课时间以当年开课目录为准。

 

(2)直博、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设置(总学分不低于38.0分)

 
课程性质
课程属性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时间
备注
硕士阶段
学位课
≥17.0
公共课
00000012
第一外国语
64
2.0
 
 
21009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0
 
 
21009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0
 
 
基础课
21008302
数值分析I
32
2.0
 
 
21008303
矩阵分析I
32
2.0
 
 
专业基础课
21008304
数理统计
32
2.0
 
≥8.0
22006335
现代控制理论
32
2.0
 
22004315
模型与算法
32
2.0
 
 
22003310
工效学
32
2.0
 
 
专业课
22003309
安全行为学
32
2.0
 
 
22006334
安全工程学
32
2.0
 
22004327
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
32
2.0
 
22006336
智能系统与控制
32
2.0
 
22006337
非线性有限元基础
32
2.0
 
任选课
≥8.0
选修课
24006320
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应用
40
2.0
 
≥4.0
24006340
虚拟仪器系统分析与设计
32
32
 
22006312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32
2.0
 
24006356
嵌入式系统设计
32
2.0
 
24006357
现场总线控制网络
32
2.0
 
24006358
三维机构运动仿真
32
2.0
 
24003302
组织行为理论
32
2.0
 
 
24003330
安全经济学
32
2.0
 
 
24003331
心理测量
32
2.0
 
 
24004322
职业安全健康与管理
32
2.0
 
24004323
风险评估与管理
32
2.0
 
 
自选课程
 
 
 
 
 
博士阶段
学位课
≥8.0
公共课
00000010
第一外国语
64
2.0
 
 
11009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6
2.0
 
 
基础课
11008306
现代数学讲座
32
2.0
 
 
专业基础课
12004317
系统安全工程与管理
32
2.0
 
≥2.0
12006303
先进控制与仿真分析
32
2.0
 
必修环节
≥5.0
13006301
前沿讲座
8次
2.0
 
 
 
13006302
博士论坛
2次
1.0
 
 
13006303
开题报告
 
1.0
 
 
13006304
论文中期检查
 
1.0
 
 
任选课
00000011
第二外国语
64
2.0
 
 
附注一
 
补修课程
 
 
 
 
附注二

附注一:一外为非英语专业的要求必修英语二外。

附注二:对非本专业入学的博士生,应补学由导师指定的本专业主干硕士课程,或本科本专业主干课程。

备注:公共课及基础课开课时间以当年开课目录为准。